医生一夜3台手术做到凌晨5点,又去参加全员核检!这种“毒鸡汤”热搜,我宁可不要
导读
司机超负荷疲劳驾驶,会出车祸。那么,医生超负荷工作会怎样?
本文为作者授权医脉通发布,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有句话说得好:哪里有什么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
疫情之下,负重前行的人,有很多。但毫无疑问,医务人员更像是赑屃,不堪重负。
近日一则热搜,看后让人破防。
5月8日,北京市第八轮全员核酸,各大医院连夜抽调医务人员参加检测。其中朝阳医院的吴医生也是其中一位,他连夜做完三台手术后,已是凌晨五点,来不及休息之后又急匆匆的奔赴核酸检测点。
疫情以来,同时兼顾院内任务和核酸外采,从手术室到核酸外采无缝衔接,已经成为了他的工作常态。
图源:微博截图
满纸苦与累,心酸几人知?
据烧伤超人阿宝所言,像朝阳医院吴医生这样晚上做好几台手术,下班后又马不停蹄的去当大白测核酸的,是当下相当一部分北京医务人员的工作状态。
据悉,北京的社区核酸检测多分两拨,上午一拔早晨七点开始,为了能及时赶到检测点,不迟到,不耽误事,很多医务人员凌晨五点多就得出发。下午的一拨直到晚上九、十点才结束,很多医务人员回到家的时候,已是深夜。
这其实并非北京一地之隅,可以说,疫情之下,比比皆是。
网上曾有一个令人看后笑中带泪的段子,但也深刻的说明了疫情期间,医务人员的工作时间和强度被压榨到了极致:说是一群医生,正在某核酸采集现场忙得焦头烂额。其中一位女医生突然捂着肚子说道:“你们先忙,我去生个孩子就回来。”
段子有些夸张,但的确形象。
就拿我自己来说吧,好几次一个夜班处理六七个病人,还有一两个危重的。一宿没睡,头昏脑涨,早上交班后,还要猴急马慌的赶到高速路口参加核酸检测工作。
就在本月初的一天,天气闷热,室外温度三十五、六度,我突然感觉异常不适,胸闷头昏。
也是大难不死,就在我闷热的快撑不住的时候,忽然一下,就像莫言在某站“不要被大风吹倒”中所描述的一样,天象诡异,阴云密布,一场大雨顿然瓢泼而下,气温瞬间下降十几度,密不透风的防护服里面的我,就像离岸的鱼儿重新入水,一下子舒脫了回来,总算没出意外。
要不是那场大雨,那我后来会怎么样,不敢想。又真不知道,这天越来越热,下次要对居家隔离人员入户核酸采集的时候,还会不会再次这么侥幸,还是会被热倒,真是不敢想。
也许有人会傻不拉叽的问:既然这这样累,就不能和领导说一声换个人吗?又或者,不能和同事换个班?
有这种想法的人,毫无疑问,定是外行。
中国医疗资源本就不足,疫情之下,更是左支右绌。哪一个人都是满负荷前行,不仅是一个萝卜一个坑,而是要在多个岗位上轮值。
说实话,无论是中国医疗对患者的巨大福利,还是新冠抗疫的每一次胜利,都是建立在医务人员的心力与血肉基础上的,都是以他们的牺牲与付出为代价的。
如果他们计较那么多,或者稍微计较一点付出与回报,不管是医疗还是防疫,都不可能取得如此高效。
但是草灰蛇线,伏脉千里。
连夜三台手术到五点,然后再去参加全民核酸采集,这样一天到晚马不停蹄的连轴转疲劳工作,和危险的疲劳驾驶有什么区别?
司机超负荷疲劳驾驶,会出车祸。那么,医生超负荷工作会怎样?
我想许多人都不敢去回答这个问题,因为其潜在的后果很严重。
医生这个职业是容错率最低的行业,手术、用药就不说了,即便是核酸采集,也涉及到院感防控,容不得半点马虎。
但令人不解的是,就算都知道医生过度疲劳下参加全员核酸采集这种高强度的工作后果严重,可是却无人去正视,无人去改变。
不仅如此,这样的拿人不当人的事情,还居然被媒体喜闻乐道的推捧上了热搜,真是咄咄怪事!
这是一种病,也是一种职业道德绑架,是鼓励危险行为的一种变态推手。
我并没有半点责怪医生的意思。小小一个医生除了听命,能有什么办法?
我只是觉得,一个司机连续开车4小时都必须强制休息,你一个医生,一夜熬到天亮的站着连做3台手术,然后又人不解甲、马不卸鞍的去参加全员核酸检测工作,这样的超强度超疲劳,不仅是对病人不负责,对自己不负责,也是对核酸检测工作不负责。
可能很多人,都认为核酸检测是一个很简单的事情,不就是拿个棉签,捅捅咽喉嘛!所以,网上有人把核酸采集戏作一联:
上联:一根棉签,搅动天下诸喉;
下联:三寸试管,探明世间阴阳。
横批:来一捅
其实,核酸采集并不简单。
首先,自我防护这一块,就要做到严格规范,百密无一疏。
抗疫是一场战争,那么战争最主要的是什么?
就是保护好自己!你只有保护好有生力量,保护好自己,不被敌人消灭,才能去更多的消灭敌人。
核酸采样专业性和技术性比较强,还涉及生物安全问题,也因此,才规定,这看起来很简单的事,却只有医生和护士等专业技术人员才能够做这项工作,而且在工作过程中要遵循相关技术规范和指南要求来操作,确保安全,防止交叉感染。
这就要求我们核酸采集医护人员,必须精力充沛,全神贯注,严格遵守各项操作规定,不能有半点疏忽。否则,就有可能带来一个问题:发生交叉感染,自己被别人感染,然后又去感染了别人。
这并非杞人忧天,更不是耸人听闻。
疫情以来,时有耳闻医护人员在全员核酸采集时,因自身防范不到位,被感染。
5月4日,北京市卫健委发布通报,一名核酸检测人员在上门采样后感染。
再远点,就更是教训深刻了。去年甘肃天水发生多名卫校学生参加核酸采集被感染,导致一场本不该发生的校内疫情发生。
可见,核酸检测,是一项不仅拼体力,也是拼技术的活。
我国劳动法规定,每日工作时长不能超过8小时、每周工作时间总和不能大于40小时。
这种严苛的劳动时间要求,目的不仅是保护劳动者的身心健康,也是在一定程度上确保了劳动安全和生产质量。
可是,近年来,无论是媒体还是医院,都把医生“五加二、白加黑”,无节制的工作方式和无序加班视为常态,甚至当做敬业标志的心灵鸡汤,端给医护人员喝,大肆宣扬提倡。疫情之下,更是如此。
殊不知,喝鸡汤是为了更强壮,而不是变成鸡。
雪崩的时候,没有一片雪花不是在勇闯天涯。
医生作为一名劳动者,面对的对象是个体的人,是对人的健康和生命结果负责,其劳动生产安全,更应该警钟长鸣,理应优于其他行业科学合理的安排作与息。
否则,滴水穿石,也许一个繁忙的夜班,也许一台平常的手术,也许一场核酸的检测,就都会成为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精彩回顾
➤ 世卫组织称中国应改变“清零”政策?超强变异毒株登陆韩国,传染性比奥密克戎高30%
☟戳这里,更有料!